在这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且百业萧条的时代,依然有着一群年轻世代的亿万富翁崛起,而《只要做对一次》这本书第一手专访 16 位颠覆世界的超级创业家,包括 Airbnb、BOX、Dropbox、Facebook、Gopro、Houzz、Instagram、Oculus VR、Palantir、Snapchat、Spotify、Tesla/Space X、Twitter/Square、Tumblr 以及 WhatsApp 的创办人,看他们如何从一个点子,快速发展成为数百亿美元估值公司的关键。面对技术、募资、併购还有管理…等挑战的抉择逻辑,只要做对最关键的那一次,你也可以重写游戏规则、创造最大价值!
我们用 Facebook 与朋友互动、在 Instagram 记录感动片刻、靠 Dropbox 跟 BOX 随时随地分享重要档案。同时也目睹 Airbnb、Tesla/SpaceX、Oculus VR 挑战以往的不可能,描绘全球新经济的未来。我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这些创新,却不见得知道它们成功的关键。这群创业史上独一无二且快速崛起的创业家,证明颠覆产业跟经济已不再侷限于硅谷。所有产业都已属于科技业,包含音乐、旅馆甚至太空探索都是被征服的对象。
创新创业新世代2008 年金融风暴后,美国经济复甦的速度已经证明是历年来最缓慢的,加上全球失业率不断创新高,希腊倒债或是英国脱欧事件,似乎大大地都影响了全球产业发展。但是,在这个众人眼中瘫痪无力的世界,这 16 位创业家依然看到了淘金契机,并积极行动,各个不到 30 几岁却身价破亿。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学学他们休学创业或是进修个硕博士,再念个 MBA 就可以轻易的创业成功,又或者总是嫉妒这些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庞大家族的资产在协助。然而,透过本书你可以发现他们真正所做每件事的细节、彻夜寻找解决方法的精神还有无比强大的热忱,都超乎常人想像。电影头文字 D 有句名言:「神也是人,只是他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所以被称为神。」在此,这些神级创业家就是有着不做不会怎样,但是做了会很不一样的心态而成功。
要成功,先从『人和』开始想创业,成功绝非偶然。如何抓住先机或是在公司成长的同时确保获利,势必要有天时、地利以及人和三种因素,然而这 16 个看似独立的篇章,却也无形的道出这些创业家们是如何互相的借力使力不费力。在创业中『人和』才是最重要的,能找到对的合作伙伴、对的创投亦或是找到对的竞争者进行谈判,都是创业成功非常关键的因素。
以 Oculus VR 公司创办人帕尔默. 拉奇为例,他从 16 岁开始製造虚拟实境头盔,三年内自己开发出六个产品原型,透过网路与科技迷分享、主动参加年度 E3 电玩展再加上游戏界名人的推荐,并搭上群众募资的浪潮,让他在 2 小时募资超过 25 万美元,更夸张的是一个月已突破 240 万美元的募资金额。之后被 Facebook 以 20 亿美金购买这个产品技术,而目前才 21 岁的拉奇身价已破 5 亿美元。所以,我们能从这些成功的创业家身上看到强大的信念、无所畏惧困难和一颗永不放弃的心!
正确的创业心态:最大的成功,从不怕开始过去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台湾,每每听到创业失败的案例,多半是被大众嗤之以鼻,但殊不知真正的关键就在:失败乃『创业』成功之母。当大众本质上没有互相鼓励、互利共好的心态时,就很难推动整个创业氛围向上的力量。 相反地,在美国创投资本家其实把失败视为重要资产,也会根据创业者是否曾经用别人的钱来犯错,而决定是否资助你的计划。整个创投生态系的基础就是『失败』:十个案子能有一个成功就很不错。所以,《你只需要做对一次》告诉大家,成功多是发生在那些不畏惧失败的勇者,如何在失败中越挫越勇,逆转自己的人生。Spotify:正是应证创业者热情的最佳例证!本书的 16 位创业家的议题都非常吸晴,但笔者个人最推荐 Spotify 丹尼尔‧埃克的部分。原因无他,这段正是说明创业者「如何投入生命中最大热情」最好的一个桥段: 埃克 5 岁时,构成 Spotify 的「音乐」和「科技」两大元素就已经进入他的生命。前后几个月内,埃克得到一把吉他和一台 Commodore 20 电脑。埃克在这两个领域都展现过人的才华。两年后,他已经在家可以边听 MTV 播放的音乐,边写基本的程式,他们那时候的公寓位于拉格斯维亚区,当地人戏称为「杂嗑死维亚」的龙蛇杂处环境。注:本文部分内容出自天下杂誌《只要做对一次:16 个重写规则、翻转世界的超级创业家》一书,INSIDE 获授权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