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家大调查以初估人品性格。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先打开对方的instagram或是facebook,看对方是哪里出生、还有透过照片属性去初判断对方的兴趣嗜好是什幺,再详细一点可能还会看一下对方与家人之间的关係是否融洽等等。
而女生也会深度的去探讨男生与「前任们」的一切照片与发文,初估判断对方喜欢什幺类型的女生,儘管窥探别人隐私或许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但网路世界就是这样:他敢放,估计就是不怕别人看(?)(好像无法反驳)
所以这些网上的资讯就会是第一手讯息,或许在这之后会让对方对你更加迷恋,但也可能就此浇熄再做探讨的好奇心。
#2:「表达出来的想法」以初步判断接受的教育与个人内涵。
再来将会进入「对话」阶段,通常「学历」会是一个话题,这一点并没带有什幺绝对的名校迷思(虽然不可否认大多数的人确实会如此),只是你无法反驳的是「一定的努力绝对能够让你进入一定程度的学校,儘管你可能在考试当天失常。」所以参考「学校」这一点,不见得是为了看他哪间名校毕业,多威风等等,而是了解这个人在过去那段很长的「求学期间」有没有在为自己努力。
而这一点也能进阶判断这个人对于未来是否有规划与抱负,也能联想到这个人是否有决心与毅力,毕竟念书本来就是一件不轻鬆的事情,透过这一点甚至间接想像与这个对象的「未来蓝图」。
再者,因为阅读、浏览会影响一个人的「内涵」与「想法」,这些东西是可以从对话中感受到的,也就是「内涵」。内涵将会延伸出很多的可能性,你会理解一个人的价值观,社会观,甚至是婚姻观,毕竟长久相处下来,某些观念必须要有重叠,不然以长久关係来说将会是个「隐藏危机」。
#3:观察对方身边的朋友,毕竟「物以类聚」。
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绝对不是对方在面前表现的那样(因为刚开始多多少少会假掰一下),通常是为展现自己最好的那一面,所以并不一定是眼前所看到的样子,那幺,可以从何下手呢?
这时候朋友就是一个可观察的对象,他身边的朋友都喜欢什幺?讲话的内容大多是什幺?是有礼貌的人吗?等等,毕竟人说「物以类聚」.你不可否认,八九不离十的,她的个性也会跟身边的朋友差不了太多,或是有大部分的重叠性。
想想,找一个「对的人」就像是在找一个合拍的生意伙伴,你可以先归纳出自己的需求,同时也了解自己的缺点,然后再进一步去评估自己需要的对象为何?就如同清楚自己的「条件」后释出职缺,或是主动投出履历给你觉得适合的职缺,这样一来,你就会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方向,进而提升与「对的人」相遇的机会。
本文出自MF变型男
Facebook:这样变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