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本书应该可以称作是学习者的「圣经」了,研究非常扎实,创立了这个架构开山始祖,后面的所有论述都是从此延伸,但未必讲得比这本书要清楚,内容含金量实在太高,对我自己也可能多有助益,所以用这篇好好整理里面的重点。
本文索引:
一般人可能对于进步的本质有所误解,其需要的不是更加努力,而是不断尝试新方法。
有研究显示,住院医生的能力在开始执业三年后就几乎没有成长,甚至还开始倒退,原因就在于他们开始「驾轻就熟」了。
技能导向的学习法刻意练习可以称作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方法,其重点在于「技能」而非「知识」。不过,你需要锻鍊的是所谓的专家的「心智模型」,也就是他们的思考态度,而非複製其知识。
既然是「思考态度」的学习,为何说是「技能」学习?刻意练习法要求直接开始做,然后不断的遇到挫折,改进后检讨修正,然后继续再做,反覆重複这样子的过程,而非先让你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架构。
实际上研究指出,拥有大量知识架构的人,他们在做实作上的表现甚至无法胜过新手。
专家跟新手的关键差异:心智模型然而这套方法也并非要我们「从零开始」无师自通,而是要找出该领域的专家,贴身接受他们的指导,去理解複製他们的心智模型,然后透过不断的拆解实作,用实作去精通其内涵,然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发展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心智模型」,开始做些变化,甚至最后青出于蓝。
要如何建立「心智模型」呢?有一个步骤可以依循,第一步是透过不断的拆解尝试重现领域专家的成果,第二个则是在实作后尝试找出自己的问题点跟专家的对照思考之,然后第三步就是针对检讨后的结过再次尝试,不断重複这个过程。
透过「刻意练习」,让专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专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心智模型」,也就是一种对于特定领域结构化的理解能力,去建构出块状且互相连结的知识结构,建立这种能力后的专家往往能够在一些枝微末节间见人所不能见,甚至能够在毫秒之间去根据突然发生的状况建构出一个最适化的解法。
他们能够同时「见树又见林」,并且能够敏锐的察觉林跟林之间的互动关係,不但具有大局观,也能观看系统的特定渺小之处,甚至能够抓出其中运作的系统。
天赋会影响成就吗?要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光靠刻意练习够吗?是否「天赋」会造就不可跨越的障碍?
事实上除了在运动领域,若是极度异于标準的身材会造就进入障碍,几乎没有任何的研究指出,有任何天赋是跟能够透过练习达到的成就呈现直接相关的,甚至研究指出,人类的大脑具备极大的可塑性,透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后,大脑的生理结构甚至会被改变。
有研究就指出一群视力较弱的民众透过此套方法训练后,竟然有恢复视力的迹象,并非他们的眼球结构被改变,而是大脑在透过眼球接收到资讯后辨识影像的能力产生了变化。
然而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开始进行「刻意练习」的时间点的确会影响你是否能够达到卓越。
像是运动领域上,早期开始训练时,骨骼和筋肉的可塑性较高,的确会影响最后进步的程度,然而像是音乐领域,其实并没有研究证实成年后大脑改变的速度就会较慢。
一言以敝之,「刻意练习」就是一种踏出舒适圈的练习法。
我们的身体都有惯性,因此若非透过刻意练习,一般人的能力往往最后会停后在一个一定的水準上,而透过不断刺激大脑和身体的刻意练习,则会造就身体本质性的改变,不断向上突破。
刻意练习的关键法则然而讲了那幺多,到底「刻意练习」要怎幺做呢?其有几个原则:
特别要注意的是,若要运用刻意练习,需要找出一些特定的领域,成效会最佳。总而言之,就是发展成熟的领域,这些领域能够客观衡量成就,且能够明确辨识出其中的专家,像是音乐。
最好的是这个领域能够快速密集的提供学习者明确的回馈,像是写程式。
除此之外,越是需要通力合作的领域,在刻意练习上的难度就越高且可能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比如西洋棋就是你能够透过独自研究棋谱等训练,其训练较不麻烦。若是想要成为一名芭蕾舞者,就必须找到教练和场地,还要有可供你表演的舞台。
实务上,要刻意练习,要非常着重的点就是在实作后的检讨。初期会满需要教练密切的监督并指出你问题点,引导你去思考,并且在下一次的练习针对解决此问题,透过这样的方式久了后就能建立学员的「自我提问」的能力,这基本上是刻意练习的根本,要不断精準的洞察出自己的问题点,然后不断将自己推往不舒适圈。
在卡关时,有一个小诀窍是能够适时的改变练习的方式。以打字为例,每天腾出一段时间加快练习的速度,找出自己在加快速度时会失误的单字,并且让自己在高速下,能够开始预测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快速动作。
一万小时理论的迷思本书也对「异数」一书引用发展出的「一万小时理论」提出质疑。
该书作者就表示,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万小时就能够成为专家的承诺,这中间牵涉太多变数,只能说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像是后来就有专书研究显示披头四的刻意练习时数事实上并非「异数」一书中所述的一万小时,而是 1100 小时。
如何保持刻意练习的动机最后要说明的是,只要洽当的使用「刻意练习」,任何人都绝对能够进步。但是刻意练习最大的困难点就在于其实在太痛苦了,要能坚持不懈需要具有高度得动机。
这本书也介绍一些方法能够强化你的动机,分别为「降低放弃意愿」和「增强持续意愿」两个面向,以下有些方法:
降低放弃意愿